1月9日,华南最大煤炭储运基地——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全面进入试运行,珠海港正式实现年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
1月9日上午,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长达1300多米的码头岸线上,4台3000T/H的移动伸缩式装船机和4台1800T/H的桥式抓斗卸船机整齐排列,随着来自秦皇岛港满载5.7万吨煤炭的“新世纪198号”货轮顺利靠泊神华粤电珠海港码头并开始作业,煤炭从货轮卸下后,进入蓝色带式输送机系统,缓缓输送至码头后方的巨大堆场,此举标志着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全面投入试运行。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码头的试运行,使珠海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18亿吨,实现了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的新跨越。
作为首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之一,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项目肩负着优化国家能源储备结构、调节南北资源供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据中港网资料,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2011年8月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底建成投运,该储运中心一期工程位于高栏港经济区南水作业区南北港池之间的大突堤,项目建设2个10万吨级(水工结构15万吨)煤炭接卸泊位、1个5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4个3000吨级煤炭装船泊位,码头长度约1308米,设计年通过能力4000万吨(其中接卸2000万吨、装船2000万吨)。项目总投资45.68亿元,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电发能投资公司按40%、30%、30%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
目前,广东地区的煤炭供应80%以上需要通过海运调入,而主要沿海港口煤炭接卸码头以5万吨级为主,目前10万吨以上的专业煤炭码头寥寥可数。珠海港高栏港区位于珠江口的最南端,距国际航道最近,我国珠三角地区从澳大利亚、印尼、越南等国进口的煤炭,由珠海港接卸将是最佳选择。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的顺利投产,适应了船型发展需要,可有效降低腹地调进煤炭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了珠三角地区港口的煤炭接卸、中转能力,通过煤炭储备基地的“蓄水池”作用,可以及时向港口腹地内各煤炭需求用户提供煤炭成品服务,确保发电需要,为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保障。此外,由于该码头还是首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之一,它的发展还将肩负起优化国家能源储备结构、调节南北资源供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作为珠海港股份2009年战略转型以来第一个参股投资的大型煤炭码头项目,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促进珠海港在港口码头投资领域战略转型实现突破,港口物流主业框架逐步成型。不仅有力助推珠海港亿吨大港目标的实现,更加强了珠海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基于对珠三角港口布局、华南能源结构和需求的判断和认识,珠海港提出“差异化发展战略”,率先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干散货码头。并在2010年开始先后参股投资经营油气化学品码头及储运设施和建设华南最大的煤炭储运中心,并依托西江四大出海口齐聚珠海高栏港的出海通道优势,实施“西江战略”,积极向西江流域拓展腹地。如今,珠海港已全面介入港口码头投资领域,港口物流主业已基本成型。
珠海港表示,神华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的投产,带动的不仅是珠海港货物吞吐量的迅猛攀升。今后随着煤炭储备、运输、流转、配煤、销售等一系列业务在港口的相继开展,该项目必将带动包括物流运输、仓储配送、船代货代、理货报关、引航拖带以及园区配套建设在内的全程物流配套服务发展,必将促进珠海港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
另据中港网资料,2012年12月29日,随着总重4000吨的运煤列车从珠海高栏港发车开往京广线江村编组站,标志着设计年运量6000万吨的广珠铁路全线贯通。全国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珠海港从此彻底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尴尬历史,跃居成为华南地区少数具备江-海-公-铁-空全方位、立体式枢纽大港。
广珠铁路全长189公里,起点在广州枢纽江村编组站南端,沿线设有9个停靠站,终点为珠海高栏港区,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设计年运量6000万吨。广珠铁路的投入使用,使珠海港江海、海铁联运优势进一步凸显,未来随着一批大型干散货、油气化学品专业码头的陆续建成及15万吨级主航道的升级,珠海港将成为华南地区多式联运服务最完善、通过能力最好的港口,奠定国内调运、国际进口能源重要通道的地位。
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投入试运营后,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煤炭集散中心。广珠铁路的建成通车,使珠海港腹地向粤北以及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云南等内陆省份延伸,而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将促使更多煤炭用户选择珠海港作为能源进出口的新通道,促进珠海港发展大宗干散货物流、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珠海港深水良港的功能和在大宗散货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充分凸显。
来源:中港网
|